“不翼而飞”的56头扶贫牛

发布时间:2020-03-21 08:21:28   来源:德宏州纪委监委

“张嘎小组的牛栏怎么是空的?”“56头扶贫牛去哪儿了?”日前,面对县纪委监委检查组的突然到访,陇川县勐约乡瓦幕村挂村领导、驻村工作队长、村委会干部们有些紧张。

“乡里工作任务重,且纷繁复杂,实在没有时间关注。”

“可能刚出售完,还没来得及补栏。”

“这个养牛场太远,路又难走,平时来得少。”

……

 几位干部面面相觑,竟无一人能讲出个所以然。

“56头扶贫牛‘不翼而飞’了?”该县纪委监委随即组织调查组,围绕这一线索进行走访,真相很快浮出水面。

2016年,瓦幕村张嘎小组被列入省级自然村整村推进项目,项目批复后下达资金28万元,用于发展黄牛养殖。张嘎小组召开村民代表会议,决定用28万元购买56头黄牛,由本村党员尚勒门承包集中养殖。

“尚勒门养殖有经验,也有实力,交给他养殖,群众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。”大家都表示赞同。

按照合同约定,养殖期三年一签,尚勒门每年需向张嘎小组缴纳承包费8400元,作为农户分红。同时,要求黄牛出栏必须及时补栏,牛的数量不能变,确保项目下一轮继续正常滚动发展,保证农户持续受益。

2016年4月,56头黄牛交由尚勒门。至此,项目正式落地实施。

2017年,尚勒门依照合同养殖黄牛,并向小组集体上缴了第一年的养殖承包费8400元。

2018年,尚勒门陆续私自出售黄牛,到10月份,56头黄牛已被出售一空。

2019年4月,养殖期限届满,尚勒门均未补栏,还拖欠两年承包费共计16800元,造成扶贫项目资金损失。

“我对扶贫项目动起了‘歪脑筋’,辜负了群众的信任,也损害了群众利益,我愿意接受组织处理。”面对调查人员询问,尚勒门后悔不已。

好端端的扶贫政策,为什么“走了样”?不难看出,不仅仅是因为尚勒门为了一己之私,动了“歪脑筋”,其中主要原因是作为监管的乡村干部没把群众利益真正放在心上,懒政怠政,把扶贫项目仅当作任务应付,一发了事,层层当“甩手掌柜”,对出售扶贫牛长期未补栏、未支付承包费的状况均不知情。

扶贫牛的“不翼而飞”,其背后是责任“放了牛”。最终,县纪委监委给予尚勒门留党察看一年处分;挂村领导副乡长董诗毅履行“两个责任”不力,工作失责、监督缺位,受到党内警告、政务记过处分;瓦幕村党总支书记董成堵、村委会主任孙勒成、副主任刀腊苗工作执行不力、把关不严受到免职处分。同时,对勐约乡乡长丁勒堵和县发改局驻村第一书记刀勒用批评教育谈话。

案结了,人处理了,“不翼而飞”的扶贫牛怎么办?县纪委监委及时责成勐约乡追回该案扶贫损失,要求尚勒门补齐栏和缴纳承包费……

“扶贫‘不走心’,当心吃‘红牌’。”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下一步将继续深化脱贫攻坚专项治理,坚决斩断伸向扶贫资金、扶贫项目的‘黑手’,严查不担当不作为,以铁的纪律保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 。”(杨正涛  罗秋菊)